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以消除心理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这样的工作导向可以在大多数情况取得良好成效,但往往也会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一种负面印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负面印象的形成对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当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在大多数学生心中成为“解决心理问题”的代名词,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印证;此外,负面印象也会使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中心和心理老师产生敬畏心理,为避免被同学误认为是“问题学生”而不再主动参与心理咨询、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当学生有了心理障碍却不愿或不敢主动寻求及时、专业的帮助,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逐渐恶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站,理应扛起培育良好心态的一份责任。作为国家级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yl23455永利(以下简称闽西职院)始终响应着党和国家的号召,经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研究,闽西职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坚持积极心理学价值导向,弱化问题标签意识,强调个体积极的心理体验,优化协调心理健康系统的各要素,按照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实施的要求,构建“九位一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建立多维联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
闽西职院在学校层面设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层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构建“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防护网,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重心下移、工作前移。四级网络实时动态跟踪管理预警对象,实行“周查月报”制度。班级每周排查一次,二级学院每个月上报一次,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学生个案研讨会”。
不仅如此,闽西职院还坚持每年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素质普查,从入校起就建立每位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此外,在每个春季都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档案随学生成长得到及时更新。对于在心理素质普查中发现的受到严重心理障碍困扰或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在加大护防力度的同时,通过个别约谈和长期跟踪辅导,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
二、开展人文化的积极心理咨询服务
闽西职院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通过线上线下双路径的咨询服务方式,用爱心、耐心、真心服务每一位学生。依靠全校的18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在周一到周日早八点到晚九点开放35个预约时段,基本做到学生需求时段的全覆盖。
除了专兼职心理教师,闽西职院在每个二级学院均配备了专职辅导员负责心理辅导工作,并在校级学生社团中设立心理协会、青春同伴社,在院学生会设立心理部,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鼓励二级学院设置富有特色品牌的工作站、活动室,拓宽学生心理咨询通道,提供优质心理咨询服务,营造阳光的心理育人氛围。
三、开设多样化主题的阳光心理健康课程
闽西职院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通过“自我意识”“学习素养”“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心理调适”等主题,采用“交流和探讨”“课堂知识传授与课外素质拓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传递积极心理理念,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此外,为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经过两年扎实深入的理论探索和课程实践,闽西职院立足于高职学生素质现状构建了一门思政金课——《匠心培育》。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高度专注、高度敏锐、持久投入的专注力品质和意识品质,采用人机脑波交互智能教学评价系统直观地了解教学和训练时学生的神经活动状态,为培育“一技在手的现代阳光工匠”奠定了重要的身心素质基础。
四、打造学生体验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品牌
闽西职院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中心由传统注重学生心理问题转移至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通过打造“5.25”“心成长”“一院一品”等系列体验式阳光心育活动品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关爱自我等良好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增加积极体验,共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育人环境,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避免“负面印象”的形成。
五、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体系全覆盖
闽西职院通过学校网站、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宣传展板等渠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的力量和潜能,掌握并有效运用心理调适方法,增强生活幸福感。今年闽西职院的“闽大心理中心”公众号共发布推文32篇。在开通“闽大心灵树洞”校园广播栏目,让“树洞”用广播的方式成为学生心灵守护者。闽西职院心理育人宣传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使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素养重要性的认知,还能减轻“负面印象”的形成,为心理健康中心的其他心理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建设专业化的阳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
闽西职院积极打造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的四支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发挥龙岩市第三医院专家的咨询督导作用,校内专兼职心理学教师专业优势,辅导员一线中坚力量,学生干部和朋辈互助的作用,有序开展系列专题培训。2022年以来,闽西职院积极组织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的培训工作。例如,以“红土润心”为主题,结合近年来发生在校内外的实际案例,向全校辅导员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处置干预的程序、方式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避免在学生工作中形成心理教育的“负面印象”;邀请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林芳教授为校内专兼职心理学教师进行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对学校心理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心理部成员开展学生骨干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的专业培训等。
七、搭建阳光心育实体化和数字化工作平台
闽西职院积极建设并推动“积极心理体验区”“脑波智能教室”实体平台和数字化平台互通融合,在做到中心环境温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助式心理测验、心理辅导、身心放松和心理训练等教育方式,发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加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闽西职院建成了“闽大心理中心”“闽大青青”微信公众号、心理自助仪等多维互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开通了微哨心理健康系统、微信平台预约咨询及网络咨询平台,使心理健康知识和咨询方式的宣传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八、落实高校社会责任担当,用爱心播洒阳光
闽西职院心理健康中心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专门成立了“益心”心理志愿服务队,常年与龙岩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卫健委、市计生委等单位开展项目共建,承接家庭教育、青少年阳光心理、高考减压、企事业单位心理团辅、中小学生命教育等多种公益活动,为建设有温度的幸福社会添砖加瓦。
同时,为引导广大职业青年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积极创建青年文明号,自觉实践核心价值观,在本职岗位上成长成才,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将工作沉下去,让号声响起来。
九、科研课题引领阳光教育,为“心”能量提供智力支持
“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闽西职院心理健康中心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延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维度。在工作中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调研和教育科研,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新问题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为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技能。同时,心理健康中心也积极参与到学术论文的投稿与各级科学规划课题的申报当中。
经过17年的实践探索,闽西职院逐渐形成的基于积极心理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已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步实现了从关注少数学生到覆盖全体学生,从学生静态接受到动态体验,从问题处理到潜能挖掘,从被动面对到主动解决的转变,不断探索形成有温度、有深度的学生发展需求感知平台,增强学生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在取得良好工作成效的同时,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也避免了学生形成对心理健康中心的“负面印象”,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运行,这对各类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社会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乃至思政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072184449490888407&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item_id=607218444949088840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59940114448&showmenu=false&ref_read_id=5452e35a-42d6-4a1f-976f-d557bfd97c66_1669356275700&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