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系动态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我院教师的文章

作者:系部动态 编辑: 来源:news 发布日期:2015-12-06 阅读:

日前,教育部主管的《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22期)刊发我校林振东老师的文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文章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多元文化引发的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加强文化选择所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现将该文予以转载。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与文化选择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人们由此愈发关注对于人自身的培养与教育。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多元文化引发的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加强文化选择所应坚持的原则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本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种特殊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容的意识形态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整体与部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首先,从是否具有阶级性的视角看,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性的文化。其次,就其性质和地位而言,意识形态作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是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制约着文化诸体系发展的一个特殊文化系统。再次,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经验形态,或者说是一种生发于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特殊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这是因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无一不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谱系之中;另一方面,特定社会与时代的文化理想、文化追求与文化发展方向总是从根本上规约和引导着人的道德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塑造;离开了文化的路向和谱系,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过程。作为发生于文化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交往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是一种文化活动。值得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表现为对人的创造,同时还表现为一种文化创造。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的机会。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多元文化的出现无疑体现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科技文化的挤压要求加强对人文文化的选择。人之为精神性存在,正是经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作用而实现的。然而,西方自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理性主义文化,是一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分离、科技文化对人文文化强势挤压为特征的文化。这样,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相伴随,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却日趋消失,人性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精神性日渐消解,使人堕落为一种物化的存在,一种缺失了精神维度的单向度的存在。为了应对这一状况,就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文化的选择,以缓解科技文化对人文文化的挤压,重新赋予人之精神性存在。

另一方面,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要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选择。作为迄今为止唯一的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却是一种引导人的自由和创造指向善的思想体系。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等为代表的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潮的泛滥,导致了理性主义、利己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的盛行。这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来教化人。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的原则

    在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以及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运作方式和影响力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选择,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1.政治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教育机构向受教育者传授、渗透并灌输政治思想的过程。因而,其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是面向青年学生、人民群众和党团干部的教育,是服务于党的事业并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必须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而开展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大内容系统构成的完全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谨防泛政治化的倾向,不能过分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过度地追求“崇高”和“高大全”。

2.兼容性原则

一方面,具有对民族文化积极成分的兼容性。传统文化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文化根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对社会权威的认同、对整体利益的关切、对和谐及宽容的追求、对个人需要和个体价值的谨慎态度等内容,都应被吸收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绝不是与自身文化传统、文化谱系的彻底断绝或革命,而是植根于自身文化脉络中的再造而自觉地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并在更高层次上的实现自我确认和刷新。另一方面,要有对外来文化合理元素的兼容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在文化上奉行“闭关自守”政策,而应秉承开放、宽容的心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心胸来审视形形色色的文化样式和价值需求,在尊重与鼓励多元、倡导个性的基础上,寻求最起码的共识、合作和互惠,彰显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3.通俗化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地发挥文化化人的作用,必须首先使它为被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传播者要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比喻,成语、故事甚至俚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深入浅出地阐明深刻的哲理。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通俗化的过程中,要划清通俗化与低俗化、庸俗化以及粗俗化的界限,并对它们予以防止与抵制。所谓低俗化,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为地、刻意地投其所好去丑化理论以达到预期目的;所谓庸俗化,就是指抛弃或回避先驱理论中的有着一定理论深度的价值和特色而专门寻找先驱理论的弱点,并谓之为理论建设;所谓粗俗化,就是指用不登大雅之堂的“粗话”来表述严肃的政治思想。实践和事实业已证明,这“三化”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受教育者灵魂腐化、思想堕落、意志消沉等严重后果。

Baidu
sogou